- Oct 14 Thu 2010 19:54
消極懶散
那種在滂沱大雨中
鞋子同褲子都已浸濕
前進後退都讓人遲疑時
還能對著自己大喊加油的畫面
狼狽又算得了什麼呢
那種連張君雅都拿來泡麵
沒有好不好吃的問題
只有快沒東西吃的狀態
可能會餓死的真實
會逼著自己不停止前進
既沒有雨中的狼狽
也沒有餓死的可能
還可以只因為心裡的痛苦
寧願睡著後從此死去的我
就像我媽對我的評價一樣
消極懶散不務實
真是沒什麼好反抗的中肯
聽見我最親近的你的求職歷程後
看見自己和積極進取的距離
的確不如感覺上接近
這才是事實
- Oct 10 Sun 2010 13:47
不再年輕的標準
不再年輕的標準
就是在你身上看見
我所欠缺的自己
林林總總
當年六四的學生領袖王丹
當標準可以被一一檢視時
就知道我們已不再年輕了
二十一年之後
王丹確實也不再年輕
但劉曉波卻榮獲和平獎
這或許可以為曾經年輕的他們與我們
再次留下永恆的記憶
差不多一年前的此時
我煩惱的只是
有廚房的房子太貴
沒廚房的房子不喜歡
約莫一年後的現在
你搬進一間沒有廚房的房子
帶著電鍋入住
過起我想望的生活
而我還在原地打轉
我不禁懷疑起所欠缺的自己
是否符合曾經存在現已逝去
但可以當作不再年輕的標準去檢視
抑或那樣的自己從未存在過
就像檢視我的標準
從來都那麼地渺小
不若他們二十一年的堅持遠大
- Oct 02 Sat 2010 17:54
搖啊搖
- Sep 23 Thu 2010 22:14
安慰
榜上無名的那個下午
家裡沒人我大哭一場
覺得自己這一年
還真是一事無成
但凡電話報訊
都沒法忍住眼淚
還好網路報訊
能不需要人安慰
成績單掉在地上的那個下午
已經能以黑色幽默調侃自己
差一分多不就是誤闖門內
又被拖了出來
不是嘴砲在盡力
而是真的有努力
還沒作決定的這個下午
差不多可以為失落寫下句號
想謝謝妳惠茹
六月以來一路聽我哭到現在
想謝謝你嘉祥
在我最需要你的時候不離不棄
或許就像我弟說的
等有一天回頭再看
就會發現這真的只是人生的一小段
但我會永遠記得
你聽到我說沒考上時笑著臉說的真的喔
阿嬤說的抹要緊這溪釣無釣別溪
還有阿公說的玩笑話
差一分不就要向監考官打趴斯叫他給妳過
我最親愛的家人
你們第一時間的反應
就是我心裡最大的安慰
- Sep 19 Sun 2010 15:05
痛快‧首爾
首爾之於我
無論五年前或五年後
都是場意外的秋天之旅
那時還留著的Tmoney卡
加值後一樣暢行無阻
地鐵線從八條變為九條
還有幾條正努力完工
手扶梯多了些
要走的樓梯就少了點
那令人印象深刻的吐痰技術
這次倒沒見到幾回
真露換了包裝
喝起來竟也比記憶裡順口
香蕉牛奶多了低脂的選擇
東大門運動場正重新整建
包生菜的烤肉
拳頭大的餃子
手擀麵和煎餅
青蘋果汽泡水
韓國的食物
仍有著訝異的可口
有點熟悉有點陌生
在充滿變化的五年後
發現自己走透了東大門
卻依舊不喜歡逛街
還是喜歡南大門的海苔
與長柄的長壽湯匙
拍的照片少了
會說的韓語多了
在聽不懂中文的韓國人面前
享受笑著臉卻碎碎念的自在
語言不通卻更可以說自己想說的話
還好我總是這麼直白
聽懂聽不懂一樣痛快
- Sep 05 Sun 2010 22:08
阿伯與阿爸
那些會觸動心靈深處
促使自己想做些什麼
並且在什麼都沒做的時候
心裡總會過意不去的事情
通常都與自己保持著距離
所以一旦發現原來我們這麼近時
多是複雜矛盾又不知所措的反應
就像我現在一樣
在商業司的兩個月暑假工讀結束前
我們幾個小鬼給辦公室的大叔阿姨們
做了幾張充滿感謝的手工卡片
其中特別花費心思並給予誠懇祝福的
是一個從未與我們交談
上班時間常不見人影
且只專注於電腦接龍的阿伯
如果被拍到送到報社
那無疑是鐵飯碗的冗員代表
我們也知道阿伯是個冗員
辦公室大叔阿姨對阿伯的評價
絕對不值得到最精緻的手工卡片
只是充滿想像的我們
認為阿伯之所以狂打接龍
應該是有不為人知的理由
所以卡片裡淨是鼓勵他的話語
要他千萬不要被盯上啦
聽到一個會去我爸家幫他打掃的同事說
我爸想早點退休的原因
是因為他現在在辦公室裡
已經沒什麼業務了
所以他的存在
除了他是捧鐵飯碗的公務員外
應該就為了政府機關
必須進用員工總人數百分之三的身心障礙者的規定
當然
他沒有學會使用電腦
所以跟不上時代的腳步
沒有業務是為了不拖累人
怨不得誰
當然
他總是很容易被人推銷
買了一套套的大百科全書
大英大中大美
都可以開圖書館了
只是擺在那個只有他的家裡
沒有人翻閱
當然
為了要呼朋引伴找人吃飯
他一定大方請客
開口借錢的也來者不拒
誰叫他是公務員呢
我不知道商業司阿伯的背後
有著什麼樣的故事
但聽到我爸的這些事時
卻想起那個阿伯和我們的手工卡片
是不是也有人會做張卡片鼓勵我爸
學學電腦晚點退休不會被騙呢
- Aug 31 Tue 2010 22:03
山嵐海風半島雨
- Aug 24 Tue 2010 22:07
厝邊隔壁
可能是從小養成的習慣
所以每年的中元節
都有不可缺席的使命感
當學生就不用多說
工作了
也是每到中元節一定請假回家
小的時候只覺得
把東西搬到樓下拜拜
真的非常有趣
跑上跑下一點也不累人
長大以後才覺得
年輕人不搬難不成給老人搬
那可一點也不有趣
只是跑上跑下好不累人
看了讀者投書才知道
插著香但沒開封的罐頭飲料或餅乾
好兄弟是看得到但吃不到
而好兄弟喜歡聞的燃燒後的香灰
也因著高漲的環保意識節能減碳去了
難怪投書的讀者家裡早已不普渡
發現厝邊隔壁總不約而同
一起搬東西出來
一起點第一柱香
一起燒金紙
一起大粒汗細粒汗
左邊接水右邊借火上面罵人時
覺得能堅持這麼多年真好
- Aug 15 Sun 2010 21:59
爆走姊弟
灰姑娘的好友卡洛蛙用爆走
來形容失控的食慾
灰姑娘則用爆走
來描述憤怒的情緒
然而這一切
皆因吃而起
媽媽很懂吃也很會煮
是那種只吃一口就能分辨多重滋味的人
不過吃媽媽煮的菜卻是長大以後的事
要說兒時記憶裡媽媽的味道
應該是每次在賣場看到味味麵時
所浮現的一種無法言喻的購買衝動
味味麵本身是什麼口味
我記不得了
因為媽媽總把它煮成另一種材料豐富的麵
具體加了什麼
我也記不得了
只剩下看到味味麵包裝就會自動湧現的唾液
所以能吃到媽媽煮得菜
本該是多麼幸福的事啊
但這樣的美味
卻漸漸變了調
有時只是為了想煮點好吃的
有時則是為了招待乾兒子們
僅僅一頓飯
卻接二連三地搞得人仰馬翻
一會兒因為打翻一鍋湯而上火
一會兒因為油條剪得七零八碎而怒目
望著滿桌佳餚
我卻沒有胃口
媽媽總因她媽媽煮得難吃而不滿
我卻因媽媽老想煮好吃的而生氣
可以不要這麼辛苦這麼夠工嗎
簡簡單單的一碗味味麵就好了
- Jul 31 Sat 2010 12:32
信任
那是一段恬淡的愛情
發生在朝堂與後宮裡
那是一段永不相問的信任
在爾虞我詐的美人心計中
他她
都願意為彼此付出生命
一次又一次
難怪薄太后與竇長君
既羨慕也嫉妒
真正的劉恆與竇漪房
無從得知
但假的陳鍵鋒與林心如
卻讓人安慰
兩人之間
能有如此篤定的信任
就該是這麼幸福
難怪
我也羨慕了起來